新約次經
New Testament Apocrypha/Pseudepigrapha

相對於舊約的典外文獻,新約的典外文獻是一個更不固定的系列,而不同學者對這系列書卷數目的界分也甚不一致,甚至連在「次經」(apocrypha)、「偽經」(pseudepigrapha) 之分這基本分類上也出現分歧。

到底新約有沒有「次經」和「偽經」呢?北美學者似乎較喜歡劃分新約「次經」和「偽經」,前者乃指一些較為早期並具歷史價值的文獻(所謂「次經福音書」,也意味其在歷史耶穌的重構上具有一定的價值),而後者則指那些較為後期的典外文獻,其中的內容亦往往較具渲染性;但英國和歐陸的學者卻習慣只用「次經」一詞來包括所有新約的典外文獻。

黃錫木《基督教典外文獻概論》p.117


新約次經經目

  1. 次經福音書類
    1. 失傳福音書類,例:
      • 《希伯來人福音》(Gospel of the Hebrews)
      • 《拿撒勒派人福音》(Gospel of the Nazoreans)
      • 《伊便尼派人福音》(Gospel of the Ebionites)
      • 《埃及人福音》(Gospel of the Egyptians)

    2. 福音書蒲草紙斷片類,例:
      • 《俄西林古蒲草紙》(Oxyrhynchus Papyrus)
      • 《伊吉頓蒲草紙》(Egerton Papyrus)

    3. 有關耶穌出生和嬰童時期的福音書類,例:
      • 《多馬的耶穌嬰童福音》(Infancy Gospel of Thomas)
      • 《雅各原始福音》(Protevangelium of James)

    4. 有關耶穌傳道、受難和復活的福音書類,例:
      • 《馬可的神秘福音》(Secret Gospel of Mark)
      • 多馬福音》(Gospel of Thomas)
      • 《彼得福音》(Gospel of Peter)

    5. 彼拉多文獻類,例:
      • 《彼拉多行傳》(Acts of Pilate)
      • 《基督下到陰間記》(Christ's Descent into Hell)

  2. 諾斯底派福音書類
    1. 救贖主對話篇類,例:
      • 《雅各藏經》(Apocryphon of James)
      • 《救主對話篇》(Dialogue of the Saviour)

    2. 諾斯底福音書,例:
      • 《十二使徒福音》(Gospel of the Twelve Apostles)
      • 《猶大福音》(Gospel of Judas)
      • 《馬利亞福音》(Gospel of Mary)

  3. 託名的書信類,例:

  4. 二至三世紀的次經行傳類,例:

  5. 其他次經行傳類,例:

  6. 託革利免名文獻,例:

  7. 天啟文體類,例:

以上新約次經經目摘自黃錫木《基督教典外文獻概論》p.119-124




初代基督教文獻主頁 ║ 最近更新: April 16, 2014